查看: 6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会计风采】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会计系专业特色介绍

[复制链接]

49

主题

77

帖子

3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会计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隶属于原经贸系。2008年,会计系独立成系,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2个本科专业和会计1个专科专业。经过近四年的建设,会计系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就会计系的特色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整体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对接受过专科、本科教育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增长将更为明显,在整个会计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探索自己的培养特色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突出独立性会计学科的培养特色,在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取得自主制定教育培养方案权利的基础上,按照琴岛学院的总体办学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结合琴岛学院会计学科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在总结琴岛学院几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及本专科培养经验、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琴岛学院会计系修订了2008级本专科培养方案,初步探索了多层次自主选择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近四年的建设,会计系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理论扎实、应用技能过硬的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立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并具备自身特色的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与管理,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基于学生多层次自主选择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的研究—来自独立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成功申报省级教研课题立项;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的“双证率、获奖率” 不断提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会计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多层次自主选择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按照基于学生多层次自主选择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扎实的学科基础与明确的专业口径,在前期打好必要、扎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后期的专业教育,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便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特色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细致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我院会计学科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
⑴培养目标
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依据全国和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和财务人才的需要,培养贴近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强,能够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中高层次、创新型、应用类专门管理人才。
⑵专业定位
围绕培养目标,依据会计人才需求,按照青岛高校会计人才错位竞争的要求,突出专业的应用性。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会计和财务工作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
2. 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学生的知识交叉和个性发展。知识交叉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学生的个人性格与气质特点得到健康发展。知识交叉由通识课、学科大类课平台来完成,个性发展由专业课、模块化课程(分组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来完成。知识交叉和个性发展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动手能力强、特色明显、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个性需求。学生作为学生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有权利选择自己成长的方向,有权利选择学院的教学资源,学院应为学生的选择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有效的指导。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贯彻既能够使学生的受教育过程更符合其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动力,又使学生今后的成长轨迹与其发展潜力相结合;同时,学生通过选择学院和我系的教学资源,锻炼了自己的选择能力,培养了责任意识。对教师来说,通过学生选择权的实施,把竞争机制引入我系,使各专业方向和教师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促进了各专业方向和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授课内涵,提高教学质量,而这又最终受益于学生。
4.基于学生多层次自主选择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指学生在第1年学习通识课、第2年学习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从第5学期开始,在学习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同时,根据兴趣和拟选择的就业去向选择专业模块化课程,进入模块课程的学习,其间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校外实习,直到毕业。该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所学专业的范围内,具有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权,并可根据所选方向自主选择任意选修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院和我系根据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选择组织教学,能够通过批量化培养的形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既符合教学规律,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专业方向模块化的课程适应了社会对会计学科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范围,扩大了学生的就业出口,缓解了我院近几年因扩大招生带来的就业压力。
5.学科基础与专业口径的关系
近几年,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重视“宽口径、厚基础”、强调“拓宽学科基础、淡化专业界限”的培养模式受到某些高校特别是综合类大学的推崇。如在工商管理大类在招生时不分专业,第1、2年按类培养,第3、4年分专业培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拓宽学科基础、淡化专业界限”容易使学生“样样通、样样松”、无法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实际上,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一个人博学多才、多也精通是不现实的。以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它们均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但和其他二级学科(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相比,有其独特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排列顺序,如他们的专业课程很多、前后延续近6个学期、课程间又强调关联关系,因此专业课和选修课在课时和学分的分配上就显然比其他专业紧张的多,后面的学期专业课程安排的较多,有些课程只能安排在7、8学期上。这样做违反了会计学科的课程特点,严重影响了培养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改。我们认为,作为独立学院的会计学科,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必须按照高校会计人才错位竞争的要求,突出专业性、应用性,强调培养的特色。所以,我系的改革方向是:重构课程平台,理顺学科基础与专业口径的关系,在必要的、扎实的通识课、学科大类课程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界限、突出专业特点。在前期打好必要、扎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后期的专业教育,增加专业课的学时和学分,并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培养有特长的专门人才。
为此,我们主要立足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遵循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一本二主五性”人才教育理念,紧紧把握我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和应用性特征,明确了学校会计学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方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学方向始终围绕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二)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了 “一个定位、两个转变、三个整合、四个强化” 的基本思想。即确定会计专业教学应用型定位;完成从传统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整合教学资源、整合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坚持人才服务社会的宗旨,强化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我们确定的课程平台、课程特点和培养学生的素质对应情况见下表:
课程平台
课程特点
培养学生的素质
通识课
强调多学科交叉
综合素质
学科大类课
强调必要、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宽广的发展空间
专业基础
专业必修课
突出专业特点
专业理论技能
专业选修课
强化个性化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教学
突出实务操作能力
符合社会需求
第二课堂
重视人文和科学素质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
1. 通识课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习该平台的课程能够完善学生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备健全完善的法律意识,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获得必需的能力训练,使之拓宽基础、增强能力、健全人格。该平台包括两课类、英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数学类、就业指导类6大板块的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性、广博性、研究型的有机结合。该课程在1-5学期滚动开课。
2.学科大类课平台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
该平台的课程着眼于为学生构筑必要、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宽广的发展空间,是相关学科大类中最基础的课程。学习此类课程有利于学生知识拓宽和学科复合,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了充分的知识背景。对于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来说,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税法、统计学、经济法等课程就是本学科大类中最基础的课程,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是学习专业课必备的知识体系。
3.专业课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
此平台的基础重点体现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共性需求,涉及本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及其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突出的专业素养。构成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课的课程可以分成三类:会计类、财务管理类、审计类。会计类的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计算机会计等;财务管理类的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审计类课程包括审计学原理、审计实务等。三类课程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
4.选修课平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每个专业要求按照应用方向设置以3个专业方向模块为代表的分组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以强化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应用能力。选修课是沟通专业基础理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桥梁,是学生专业能力形成的关键之一。因此,选修课的设置兼顾了前沿性和实际性,既反映了本专业最新的思想方法,又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5.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会计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两种形式。其中校外实习因企业不愿接受学生而早已陷入困境。因此,强化校内实验成为各高校会计学专业提升学生操作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会计实验教学具有仿真性强、体验性突出、协作性强等特点。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会计实验室或实验中心,进行实验教学,对于提高理论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适应21世纪创新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
6.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等6类课程。该类课程每学期以滚动的方式开设,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培养了学生的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提高了人才质量。
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培养方案,主要特色体现在“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的设置方面,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以下显著的特色:
1.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模块化
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将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本科层次,在保证达到本科教育基本理论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的标准化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这些组成部分与专业以及就业所针对的社会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关系。课程设置基本上由通识课、大类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模块化课程、选修课组成。
2.专业模块化课程群体化
我们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保证本科层次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针对本科层次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设置了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专业选修模块课程群,如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方向模块课程群,以及丰富的专业拓展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会计学本科的分组选修课分成3个模块化方向: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公司理财,财务管理本科的分组选修课分成3个模块化方向:财务分析师、理财规划师、证券投资。会计专科的分组选修课与会计学本科相同。
⑴关于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我国自1980年恢复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至今全国已有注册会计师8.3万人,非执业会员7万余人,行业从业人员近30万。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于1991年正式创立,至今已举办17次考试,累计近14万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书,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为国内声誉最高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现行的考试科目共5个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改革后的2009年考试科目为“6+1”模式,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1科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该方向的选修课包括资产评估、管理咨询,加上前面专业课中的课程,就构成了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主要课程。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为其从事其他工作提供了胜任能力的证明,因此该方向的学生既可以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也可以在其他实务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和审计工作。
⑵关于注册税务师
我国于1994年建立税务代理制度。1996年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6]116号),1999年两部门联合下发了〈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人发[1999]4号),标志着我国注册税务师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注册税务师(Certified Tax Agents,简称CTA)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从事税务代理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税务师考试是我国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共考5个科目:税法(一)、税法(二)、税务代理实务、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该方向开设了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筹划2门课,加上前面专业课中的课程,就构成了注册税务师胜任能力的主要课程。纳税申报、税收筹划也是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一项非常主要的工作,因此该方向的学生就可以到税务师事务所从事税务师的工作,又可以到企业。机关或其他单位从事和纳税有关的工作。
⑶关于公司理财
公司理财也称公司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到财务会计实务部门工作,既可以从事会计工作,又可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所以,我们在会计学专业下面开设了公司理财方向,同时为了便于和财务管理专业区分,我们称之为公司理财,该方向的选修课包括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高级财务管理2门。
⑷关于财务分析师
每一家企业都有分析其财务数据的财务会计人员,通过提供他们对管理的洞察和分析来增强其决策的有效性。在某些公司,CFO、财务主管或者其他财务人员承担这项职能。在其他企业会有财务分析师、成本会计师甚至是整个部门专门致力于这项职能。财务分析师能够增加公司的价值,是企业财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注册财务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简称 CFA)也称注册金融分析师,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注册财务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其的宗旨是提高投资决策人员各方面的专业水平,并通过授与CFA称号来确信从业人员具有高级职业水平。CFA考试分为LevelⅠ、Level Ⅱ和Level Ⅲ三个阶段,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一年以上财务金融领域工作经验;或者专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财务或者金融领域工作经验的可以报考。考生必须通过前一阶段才能参加次一阶段考试。这种在北美影响巨大的职业和自考课程,近来在国内受到追捧。CFA既可以在企业界从事财务分析工作,也在各大金融投资机构工作,如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银行、国外投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该方向设置了2门课程:资产评估、投资银行学,加上前面专业课中的课程,就构成了财务分析师胜任能力的主要课程。
⑸关于理财规划师
理财规划师是指运用理财规划的原理、技术和方法,针对个人、家庭以及中小企业、机构的理财目标,提供综合性理财咨询服务的人员。具体工作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客户在其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为客户设计出优化组合的资金管理方案,从而使客户获得理想的回报,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免受财务困扰。理财规划师最早出现在美国,并与医生、律师等一样成为较受欢迎的职业。我国理财规划师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为提高我国理财人员的综合素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在全国开展职业鉴定试点工作。国家理财规划师共分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理财规划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理财规划师)。目前,只启动了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与二级的认证,在校大学生可以报考三级。三级考试共有2门:基础知识(课程有:理财规划基础、财务和会计基础、宏观经济分析、金融基础、税务基础、理财规划法律基础、理财计算基础、理财规划师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专业能力(三级)课程有: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专业能力(二级)课程有: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投资规划、税收筹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综合理财规划。从国际经验来看,理财规划师既可以服务于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也可以服务于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独立执业、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该方向设置了2门课程:税收筹划、风险管理与保险,加上前面专业课中的课程,就构成了理财规划师胜任能力的主要课程。
⑹关于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投资管理的主要形式。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自2003年起向社会及境外人士开放。凡年满18周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境内外人士都可以报名参加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基础知识是必过内容。通过证券交易科目,可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这是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通过证券发行与承销科目,可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方面是证券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通过证券投资分析科目,获得从业资格后,还需满足中国国籍、大学学历、两年以上证券从业经验的条件,才能取得证券投资咨询相关工作的执业资格;通过证券投资基金科目,可从事基金管理公司、银行基金部门的相关工作。该方向设置了证券发行、承销与交易,证券投资基金2门课程,加上前面专业课中的课程,就构成了证券投资人员胜任能力的主要课程。
3.构建双纲双线的教学培养体系
双纲双线的培养体系是指理论主线和实践主线并行,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同步实施,共同培养具有较强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会计学专业实施了双纲双线的培养体系,整个培养计划围绕两条主线展开:
(1)理论主线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专业方向选修模块课程群。
(2)实践主线
企业管理实验——出纳实务——基础会计实验——税法实验——会计综合实验——审计实验等。
4. 突出实验教学平台的设置
吸收其他高等院校会计实验的经验,根据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课程实验加综合实验”与“实训教材加多媒体实验软件”相结合的模式。“课程实验”是指上完某一门会计专业的课程后,针对该课程而做的一种专门性的综合性实验。时间一般为1至2周。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促进本门知识的系统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综合实验”是指将几门会计课程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所做的综合性会计模拟实验。它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解和应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上述课程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既能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又能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采用手工模拟和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实训教材加多媒体实验软件的模式”是指在配合实训教材进行手工模拟的同时,利用多媒体会计实验软件,充分发挥软件设计的特点,营造仿手工模拟实习环境和电算会计模拟实习环境。一方面,营造了手工模拟实习环境,模拟了手工实习全过程,实现了无纸化电脑手工模拟实习;另一方面,采用通用电算会计模块结构,即按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划分电算化实习的主控模块,实现了财务软件的同步实验。通过软件的使用,不仅能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教师也可以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的知识同实践相结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操作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并可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吸收了各种实验模式的优点,尽量规避了其他实验模式的缺陷,突出了我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适应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会计实验的实际效果。
二、培养了一支团结进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会计系一直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合作,加强教师双重素质锻炼,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教师们得到了培训与锻炼,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事教学与相关研究,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应用性论文,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资料,编写了一批有特色的应用性教材,获取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支适应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
会计学专业还积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士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给学生带来岗位第一线的新技术、新知识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三、建立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具备自身特色的校内外实验基地
(一)实验室建设
会计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两种形式,校内实验有课程实验6门、综合实验2门。自会计系建系三年来,学院大力支持实践教学设施的改进和购置,目前会计系拥有6个集教学、实验、仿真实习、岗位操作等功能齐全的独立实验室共600台实验设备。实验室配备有计算机、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平台操作系统、会计基础操作应用软件等。“实验教材+实验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无纸化电脑手工模拟实习,通过软件的使用,不仅能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把枯燥的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些实验室的建设,必将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专业与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努力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近距离对接。为满足本专业对校外实习基地的要求,本专业已经与省内的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凡本专业学生均可以在各实习基地进行财务会计实践、预算会计实践、会计电算化实践、财务管理实践、税务实践和审计实践等,学生通过实践,在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与管理,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
(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1.教学形式多样化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教学实习、影像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都多种教学形式。
2.“请进来,走出去”
“请进来”就是聘请企业财务部门专家给学生讲授一些现实问题,“走出去”就是有组织地把学生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学习。
3.教学手段现代化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提高学生理论理解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经过几年的探索,会计系已构建起一个层次合理、功能完善并相互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学科和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特点,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和优化革新,构建了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各个实践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按照不同的模块、以不同的课程(项目)、按不同的层次安排独立的实践实验课程,现已形成由课程单项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创新创业设计组成的会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项目体系;并形成由基础操作性实验、综合性应用、创新设计型实验所组成的实验教学功能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尝试并在部分课程中实施了多方式、多手段、多形式、多空间的教学方法体系
会计学专业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实施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双向互动、校内教学与校外现场教学双向互动、双向沟通,建立课堂教学、校内实验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二)教学管理制度化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会计学专业设置了从事前管理、事中监控、到事后总结反馈的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完善教学质量体系
采取系主任负责制、教研室主任执行制,严格把好教学计划制定、教师聘任、教材选用、课前备课、日常授课、教研活动、学生作业、实践环节、期末考试、毕业实习等“十关”,制定、完善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并使其有效执行,落到实处,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会计系将继续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教研活动正常化、教师授课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日常监控制度化。
2.成立了由系主任和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通过定期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确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思路与方法、教学计划的规范与标准化,推行教学建设和改革,包括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负责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进行审议,确保教学计划、大纲的可行与合理;检查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章制度等教学文件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审核相关教学文件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定期组织青年教师的授课竞赛,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3、建立了课程主辅讲制度
有主讲人具体负责课程的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课程负责人负责本门课程所有的教学环节,包括组织、制定课程教学包(包括课程手册、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等)及组织所任课程的实习、课程设计、课堂训练等环节的基本内容以及对讲授课程的教师的评价考核。通过课程负责人制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推行课程的改革。
4.多层次地开展教学情况调查反馈与监控
第一层次——辅导员,每周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并书面反馈意见;第二层次——教研室主任,深入到本专业学生中,直接听取学生意见;第三层次——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对青年教师或教学反映较差的教师,进行听课“会诊”,提出提高教学水平的意见和方法。上述措施将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按需施教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会计系将进一步完善这些反馈监控体系,为决策和考核工作提供依据。
(三)教学改革成果丰富
教师先后承担5项校级教研课题,1项省级教研课题,10人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得校讲课比赛1等奖、1人获得讲课比赛3等奖,形成了4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师的讲课效果获得学生的高度称赞。
五、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我们坚持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同时,着力在教学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创新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成效显著
近年来,会计系认真执行教学计划,落实培养目标,毕业学生的“双证率”(毕业证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平均为92%,注册会计师单科通过率、专升本和考研通过率逐年提高。
(二)毕业生学有所用,在各领域中展露才华
由于我们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过硬,社会放心,品牌效应凸显。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时,90%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80%以上的学生参加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近3年来,考研率也稳步提高,注册会计师和公务员考试成绩显著。很多同学还持有ERP认证、国际内部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经济师等证书,有的还持有报关员、电子商务师等其它技能的资格证书,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了驾驶证、导游证等技能证书。
目前毕业的大部分学生成为了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还有一些毕业生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会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上手快,这也从就业、业务能力等不同角度体现了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三)教育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会计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教育成效显著,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吸引了大批的考生报考。社会外界对我校本专业的总体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财经基础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专业基础厚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钻研、创新精神。统计资料显示,本专业的本专科录取分数线以及招生人数不断攀升。
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会计系始终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自身建设与专业内涵建设并举的方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是地方应用性的人才培养定位。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顺应时代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会计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紧把握会计人才培养的地方应用性特征,构建了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同步实施,理论主线和实践主线并行的“双纲双线”教学培养体系,实施多方式、多手段、多形式、多空间的教学方法,建立课堂教学、校内实验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和理念,制定“平台+模块”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原则,构建了一套灵活的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特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中博士比例比较低及标志性科研成果较少两个方面。
今后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内培外引力度,一方面引进高学历人才,另一方面为在读博士及准备考博的教师创造良好条件;在科研方面,一是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有关院系和学术组织的联系,增加学术氛围,二是充分利用会计研究所平台,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力争围绕主攻方向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形成鲜明的科研特色,并以此形成标志性成果。
七、依照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会计系根据系部专业特色,将专业融入到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达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自建系以来,会计系陆续开展了多个学院大型的活动。
(一)通过邀请会计名家开展的会计名家系列讲座,极大的提高的学生对于会计行业的了解和眼界,使学生们能够及时地了解会计专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同时将强了会计学子们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效应。
(二)自2010年6月以来成功举办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两届会计知识大赛。此次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加深了同学们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自2010年12月以来组织举办了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学院两届会计知识辩论赛。此次比赛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学习知识的平台,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技能,加深了同学们对会计知识的了解,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口才,提高了思辨能力,活跃思维,开拓眼界。为传播会计知识、树立会计形象做了良好的示范。
(四)组织举办了青岛理工大学首届会计基本技能大赛。此次活动是一个创新,以“以赛代考”的形式广泛开展,不仅锻炼提高了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也充分体现了会计系学子的会计专业基本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提高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普及了会计知识,宣传了会计专业的严谨性。
此外,会计系还有会计之星大赛,班级风采展,创业技能大赛等特色活动,均得到了广泛的参与和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岛理工大学bbs论坛  

© 2001-2013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